兒童注意力缺失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藥不藥?-留佩萱 (親子天下雜誌) 判定所謂「注意力不集中」、「過動與衝動」的症狀列表很主觀,孩子很多情況下都可能出現這樣的行為;當孩子出現疑似ADD/ADHD行為時,應該先檢視症狀背後的原因,並優先給予行為改變的治療。 對於一個孩子出 […]
如何成為不抓狂的父母~原來,儘早開始親子共讀就可以了 最新研究發現,經常唸故事書給學步兒聽的父母親,越不容易成為高壓管教的家長,且孩子越少有過動或者暴衝的行為 儘早開始親子共讀所帶來的各種好處,包括促進語言發展,增加詞彙量,以及親子情感連結 […]
生命中,難免有錯(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我們都不愛孩子犯錯,這看似很自然的一件事。但犯錯這件事,到底怎麼界定?大錯?小錯?不大不小的錯?錯的大小,到底該由誰來規定?如果大錯不犯,小錯不斷,這樣是否也可以通融?還是對於大人來說,很抱歉,「犯錯 […]
在「膝蓋上的五星級大學」上最夯的「仁慈課」! 哈佛教育研究所表示,不要單純教孩子要追求快樂,要告訴孩子,最重要的是擁有仁慈心、對人好。因為表達關懷與友善待人,正是感受快樂的泉源。美國新教育趨勢是從幼兒園將「仁慈」納入正式課程,教6歲以下的學前兒仁 […]
《 0-3歲寶寶選書~~社會情緒–爸爸跟我玩+ 語文學習–小鴨鴨 》 「2018親子共讀親善醫師/護理師培力營」中,邀請信誼總編廖瑞文從嬰幼兒發展的觀點和大家談0-3歲嬰幼兒選書。 感謝信誼基金會將0-3歲嬰幼兒圖畫書,依照孩子的閱讀發展分成 […]
教養孩子易發怒?4招撐過90秒情緒海浪 對親子情緒管理有深入研究的美國諮商師留佩萱表示:爸媽常遇到的教養困擾如管教孩子時易爆怒、罵完小孩後自責、孩子越罵越不聽話等,其實都和上、下層腦的發展與教養方式有關。親子如何不被情緒牽著鼻子走?由心理諮 […]
「有孩子沒自由?是你用錯陪伴方式!」 網路上曾流傳一段影片,內容是一位在家工作的媽媽,身旁有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儘管媽媽已經將工作區設在客廳;儘管媽媽的周圍散落一地的玩具,但是孩子就是一直要媽媽注意他,所以想辦法擠到媽媽的懷裡、爬到媽媽 […]
神經科學家發現:”忽視” 對兒童健康發展的影響遠大於物質環境 神經科學家發現,”忽視”會影響前額葉皮質,導致壓力反應系統的損傷並造成兒童時期在情緒、行為和社交方面的困難,且會延續到日後成年。 慢性刺激不足的嚴重後果 最近在奧瑞岡一項針對雙 […]
自我管理 從小做起—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在開始談怎麼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之前,我們先來說說為什麼要培養學齡前孩子能夠「自我管理」?我想到過去曾遇過一個剛上幼稚園不久的小男孩,他被老師轉介來醫院,平時他的父母忙於在夜市 […]
腦科學告訴我們:大腦會被體罰「打壞」! 美國精神科醫師Daniel Siegel是一位腦神經科學家,也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的教授。在他的眾多著作中,有兩本給家長看的教養書 “The Whole-Brain Child” 以及 “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