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師診聊親子互動】~用繪本與孩子談情緒 用繪本與孩子談情緒 (張容毓醫師讀「情緒教育從小啟動」的筆記,與繪本推薦) 情緒是什麼?情緒是人對事物的感受,是我們內在想法發出的訊號,也是我們感受到能量在體內流動的經驗。 情緒的表現與孩子 […]
掛黑白圖卡在嬰兒床邊之無道理狀況 《掛黑白圖卡在嬰兒床邊之無道理狀況》(補2021/5/21貼文) 因疫情之故,5/18日各級學校全面停課,家長抓狂指數跟著疫情一起升溫! 這時候,有無親子共讀習慣越發顯得重要。有閱讀習慣的大人小孩,在 […]
家有生氣小恐龍的降火妙方 現今若詢問幼兒家長在育兒方面的困擾,相信讓家長煩惱的不再只是「認知學習」,也許「情緒發展」更讓家長傷腦筋。也因此每當家長群組貼出[家有生氣小恐龍怎麼辦/如何不成為吼媽]的求救貼文,總是引起眾多家 […]
親子共讀提升嬰兒語言發展 大腦預測力是關鍵 今年10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發表一份研究報告,讓學者對「儘早開始親子共讀」如何促進腦部發展,特別是語言發展的神經機轉更為了解。這是台師大自2109年開始與美國耶魯大學「大腦發展與學習聯合實驗室」團隊合 […]
手指偶(Finger Puppet) 和書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手指偶”(Finger Puppet) 大家都很知道親子共讀的重要性,然而對於3歲以前不認識幾個大字的嬰幼兒,親子共讀的重點是在情感的交流,腦部的發展刺激以及安全感 […]
幼兒大腦雕塑家 ~ ~ 親愛的家長,就是您啦! 家庭中若有豐富的閱讀環境,亦即共讀頻率較多,口語互動較多,可以讓學齡前幼童大腦中負責傳遞語言和讀寫能力這些複雜訊息的神經網絡發育的比較好,如此,幼童的語言分數和未來的讀寫能力也會比較高。 健兒門診中很 […]
長期使用3C,讓幼童腦波被改變成趨向注意力不足!!! 去年台灣師大發表的學術研究報告顯示,台灣2歲幼兒每天接觸3C的比例高達93%,每天親子共讀的僅有18%,而到了五歲中大班幼童,每天接觸3C或電視這些螢幕產品的比例高達90%,每天親子共讀的僅有12%。 […]
嗶嗶嗶 (BBB) ~六歲前幼兒家長不可不知的睡眠儀式三步驟 新年新習慣 睡前儀式三步驟 📢嗶嗶嗶 (BBB) 六歲以前的寶寶和家長,集合嘍! 虎年來臨,如何讓家長不會因一些孩子的生活習慣變成老虎 讓我們和寶寶一起為美好的夜晚時光建立一個新習慣,來個睡前儀式吧! […]
《醫起療聊天之共讀經驗分享五》樂寶兒健康聯盟薛惠珍護理師 這對爸爸媽媽是第一胎,3月2號自然生產, 混合哺喂,需求哺乳,沒有親子同室,3月4號給予親子共讀指導,在爸爸媽媽同意下我們真實呈現他們第一次念書給寶寶聽的樣子,爸爸剛開始時寶寶都不會抱, […]
《醫起療聊天之共讀經驗分享四》樂寶兒健康聯盟薛惠珍護理師 在診所跟來婦產科門診產檢的孕媽咪,舉辦好孕迎新會活動。跟孕媽咪分享,許多研究顯示,胎兒在媽媽的肚子裡面就能夠聽到媽媽的聲音,而且也能夠分辨媽媽的聲音跟陌生人的聲音。所以在懷孕的時候,就要常常唸書給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