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孩子最快的方法~願意為孩子改變的家長
(作者: 張容毓親子診所院長 張容毓醫師)
端午連假的下午,才剛結束早診,我又趕著要出門。
兒子問我在忙些什麼呢?我告訴他有朋友要來諮詢專注力與學習的問題,她一直苦惱孩子有說謊跟作業遲交的問題。
兒子聽了跟我說:跟我以前好像喔!妳可以出賣我沒關係!
我問兒子:可是你現在狀況好多了,你是怎麼改變的呢?
兒子回答我:因為媽媽妳喔!因為媽媽妳改變了對我的態度。
我聽了真是開心到想飛上天,但忙著出門也沒時間再聊下去。
回到家後,我問兒子:媽媽可以再邀請你分享一下你改變的歷程嗎?或許我們可以幫助其他的家庭。
兒子告訴我,其實他也說不出改變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但是因為媽媽改變了對他的態度,不再用責罵的方式,讓他覺得自己也應該要改變才行。
而且,他也慢慢體認到,功課不寫不行

我問他之前為什麼會不想寫作業呢?是因為很難還是因為很煩?
兒子說有些科目作業很多,明明都懂的東西還要一直重複寫很煩,有時候就只是沒有動力寫。
我深感認同的點點頭,我還記得自己國小的時候,有一陣子超討厭寫圈詞,寧可被老師打手心也不想寫

兒子又說:幸好,媽媽沒有再一直責罵我,只是很理性的討論要怎樣分批解決。也會聽聽我的想法,容許我有不想努力的時候。
改變孩子最快的方法是什麼?是改變家長自己對待孩子的態度。
科學家發現當孩子處於過度的壓力之下(例如謾罵),會使腦內多巴胺水平飆高,反而會降低執行功能。
科學研究和我自己的經驗都顯示了,孩子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在乎學習,也更希望自己能夠表現得好。
不要擔心孩子會因爲家長的接納而怠惰,傾聽他們的想法,容許他用自己的步調前進,反而會降低他的反抗心,讓他走的更好更長遠。
分享羅斯格林博士的合作性問題解決技巧:
一. 邀請孩子陳述自己的問題,然後大人應該對此表達同理心。最好的方式是,表現出我們真的在尋求理解,嘗試深入了解孩子的困擾。
二. 家長坦誠說明自己的想法觀點,同樣的孩子不需要同意只需要知道自己要處理的家長觀點為何就好。
三. 孩子受邀提出好幾個可能、可行、雙贏的解決方式,然後孩子應該評估每個解決方法,讓大人知道他的想法。
合作性問題解決技巧,落實在我家
兒子下週要期末考了,但他說這次他不會像上次月考那麼認真讀書。
我問他怎麼啦?發生什麼事讓他做這樣的決定?
兒子說,他剛剛很密集地經歷了兩次大考,(短短一個半月內又是月考又是進出考)真的很累很累,他想休息一下。
我聽了之後表示理解,跟他說我看到他之前很認真準備進出考,還會下載考古題請媽媽列印出來練習。我也很高興他有抓到讀英文跟地科的訣竅了。但是,完全不讀好像有點怪怪的⋯⋯
兒子說:我還是會讀書啊!只是沒有像以前那樣拼而已,但我還是會把我不熟悉的地方弄清楚。
我問兒子,這個連假我們要做什麼事呢?兒子說想來練習煮菜,我們一起上網找食譜、烤餅乾。
正向教養說:connection before correction 先連結情感再導正行為
今晚親子合力完成的親子丼,格外美味
,親子共度的悠閒時光,無價


文章來源: 張容毓親子診所粉絲團
*張容毓醫師小檔案
- 張容毓親子診所院長 (鹿港)
在鹿港工作很久了,免不了都會被小朋友取一些暱稱。大部分的孩子都叫我醫生阿姨,也有人從小就叫我醫生阿婆。
有小朋友看了波力的卡通,叫我安寶阿姨;也有小孩因為診所的彩虹櫃檯而叫我彩虹阿姨;今天我才知道原來我還有一個很可愛的暱稱叫做『毛毛蟲阿姨』
喔!原來是在萱萱很小的時候,我為了向家長示範親子共讀的技巧,就讀了『好餓好餓的毛毛蟲』給萱萱聽。
從此以後,萱萱愛上了這本故事書,每次來毛毛蟲阿姨的診所總會再讀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