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定所謂「注意力不集中」、「過動與衝動」的症狀列表很主觀,孩子很多情況下都可能出現這樣的行為;當孩子出現疑似ADD/ADHD行為時,應該先檢視症狀背後的原因,並優先給予行為改變的治療。
對於一個孩子出現疑似注意力缺失症(AD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症狀時,如:無法維持注意力、別人說話時沒在聽、缺乏組織能力、常忘東忘西、無法安靜的在位置上坐著、經常動來動去、話很多等,如果教育體制匆促的要孩子去就醫,遇到的醫生又匆促的用症狀診斷的列表幫孩子診斷,然後告訴家長:「你的孩子有ADHD,要吃藥。」這是過於危險的做法。
判定所謂「注意力不集中」、「過動與衝動」的症狀列表很主觀,孩子很多情況下都可能出現這樣的行為,如睡眠品質不好,或是周遭發生讓他們擔心害怕的事情(像是父母經常爭吵、要離婚),這些焦慮與恐懼也可能讓孩子動來動去、無法專注。或是,孩子可能因為視力、聽力問題,又或者是有學習障礙,導致在學校上課時坐不住。
當孩子出現疑似ADD/ADHD行為時,我們應該先檢視症狀背後的原因,並優先給予行為改變的治療,例如與老師討論在教室內換到一個不易分心的位置,或是安排需要多走動的任務給孩子,像是擦黑板。
美國專門研究ADHD的專家Daniel Amen醫師也提出非藥物的治療方式,包含「神經回饋治療」(Neurofeedback)、「內觀」或是「正念」Mindfulness),以下簡單介紹這兩種非藥物療法:
非藥物的治療方式
❶利用神經回饋,孩子可以自己訓練大腦。
人的大腦一生中都會改變,科學家稱為「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你的經驗、環境、新的學習等,都可以改變大腦,神經回饋就是利用人的大腦會自己學習而改變來訓練大腦。
治療方式是在孩子頭上貼腦波感應器,讓孩子玩電腦遊戲,如一個小機器人在走迷宮,而這個遊戲會依照孩子腦波的數值而改變玩法。
如果治療的目標是要降低某個特定腦波,當腦波數值太高時,遊戲裡的大怪獸就會開始接近小機器人,而孩子要做的事情就是練習降低這個特定腦波(譬如,治療師會告訴孩子身體放鬆、專注於呼吸),讓大怪獸遠離小機器人。藉由電動遊戲,孩子練習訓練自己的大腦。
雖然神經回饋已經被研究顯示有效治療ADHD,但在台灣並不普遍,你不一定找得到能夠提供神經回饋的心理諮商診所,那該怎麼辦?可以試試第二種方法。
❷ 讓孩子練習察覺、感受當下。
「內觀」或「正念」近年在美國被大量融入心理治療當中,與神經回饋效果相似,指的是一個「察覺當下」的狀態──察覺身體有哪些感覺、心理有哪些情緒。練習內觀的方式有很多,靜坐(meditation)就是其中一種,找個安靜舒服的地方讓孩子坐下來或是躺下來,閉上眼睛,專注於吸氣與吐氣。
每天幾分鐘讓孩子練習覺察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專注於自己的呼吸,就能夠幫助有ADHD的兒童增加專注力、減少衝動行為,並且更能釐清與表達自己的情緒與感受。
多運動、少糖能降低症狀
Amen醫師也推薦以運動作為ADHD治療方法。運動可讓大腦分泌腦內啡,也能增加身體和大腦的血流量。二○一四年美國小兒科醫學期刊上的一篇研究顯示,增加肢體活動量能降低孩童ADHD的症狀。Amen醫師建議他的病人每天至少要有三十到四十五分鐘的快走運動。美國兒科醫學學會則建議,每位孩童每天至少要有六十分鐘的肢體活動時間。
心理諮商師Marilyn Wedge在她的書中提到一個例子,一位孩子被醫生診斷為ADHD,並且開立藥物「阿得拉」(Adderall),這位孩子的家長沒有直接去領藥,反而是去找心理諮商師,Wedge和家長一起討論要如何幫助孩子。於是,這對家長讓孩子加入學校球隊、週末花時間帶孩子一起運動爬山、老師也讓孩子負責照顧教室裡的植物(讓孩子有機會站起來走動澆水),幾個月後,這位孩子的ADHD症狀大幅降低。
飲食對孩子的情緒與行為也會造成影響,美國醫師Sanford newmark在他的著作《ADHD Without Drugs》中就提到,很多兒童出現過動、衝動、分心等行為是因為不健康的飲食所造成。他建議,讓孩子多吃高蛋白食物,有助腦內神經物質的製造。另外,還要減少糖類的攝取,因為大量糖類的攝取會導致血糖立刻上升,使得胰島素大量分泌,因而讓人感到疲倦、無法專注。此外,一些食品添加物,像是糖果或巧克力上的人工色素,也會導致孩童增加衝動、分心現象。心理治療師Marilyn Wedge博士則在她的著作中提到,某些國家像是法國和芬蘭,家長和學校都非常重視孩童的飲食,讓孩子從小就食用新鮮的蔬果以及喝水,而不像美國的學校提供熱狗、漢堡、洋芋片、冷凍食品,以及甜飲當午餐。
家長及學校如果能為孩子每天吃的食物把關,就能降低孩童許多分心以及過動現象。
非藥物療法需要家庭學校配合
用藥對孩子身邊的大人來說,是省事的方式,而非藥物療法則會帶來很多「麻煩」,當老師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會願意為過動兒改變教學方式以及教室環境嗎?家長每天工時很長,週末都要加班,會有時間帶孩子去運動嗎?當孩子每天行程都被塞滿滿,會有時間去練習覺察自己的情緒和感覺嗎?
現在,ADHD就像流行病一樣「傳染」開來,已不僅是一個孩子或是一個家庭單獨的問題,需要這個社會以及政策支持家庭、支持學校老師,這樣家庭和學校才能夠給孩子完善的教育和照料。用心,才能取代用藥。
當然,某些孩童的心理或是行為問題的確需要使用藥物,但是,讓孩童吃藥應該要是在已經採用其他治療方法後的最後一個手段,絕對不能是最優先使用的治療方法。
文章來源:親子天下.心理諮商師 留佩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