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小孩來說,共讀,很重要

『對於小小孩來說,閱讀,很重要。但,多重要?在很重要的閱讀之前,擁抱很重要、說話很重要、探索很重要、陪伴很重要、被瞭解很重要、玩樂很重要、接觸大自然很重要、和人互動很重要⋯⋯ 這些,都比閱讀來得重要。』

無意間看到<親子天下>網站裡一位小學老師寫的文章,標題是「小小孩比閱讀更重的事」。這篇文章重點是在介紹一本玩具書。以上那段話這位老師在介紹這本玩具書之前,說「要先來談談小小孩閱讀的事情。」寫出的一段說法。

這樣的說法,安媽咪同意也不同意。為何?

如果以為和小小孩「閱讀」,就是要教他認知和智能的學習,那安媽咪就同意這段話。因為對小小孩而言,認知和智能的學習原本就不是這階段發展的需要,所以這種「閱讀」真的不那麼重要,而且最好是不要!

可是安媽咪不同意的是,陪伴小小孩閱讀,是要給小小孩「認知和智能的學習」嗎?

這位老師還寫到:

『因此,當孩子還沒去過超市,《小雞逛超市》當然引不起興趣;當沒看過火車,交通工具的書當然引發不起驚呼;當沒吃過綠豆,《媽媽買綠豆》不會一讀再讀⋯⋯』

 

這,安媽咪絕不同意!

我問從出生後,就開始聽爸比媽咪唸故事書的安安!

我問: 安安,你覺得一個小小孩,如果沒逛過超市,他是不是就不喜歡《小雞逛超市》這本繪本?

安安:不會吧,就是沒去過,看這本繪本才更有趣。

我問:安安,你從小不喜歡吃綠豆,那你喜歡《媽媽買綠豆》這本書嗎?

安安:這有甚麼關連嗎?

我說:因為有位老師說,孩子沒吃過綠豆,對《媽媽買綠豆》這本書,就不會一讀再讀?

安安瞪著疑惑的眼神,想了幾秒鐘:這—–算了 (這是青少年對不認同的事情,最直接的反應!)

安安:媽咪幹嘛問這些?

我說:因為媽咪剛好看到有位小學老師寫了一篇文章。

安安今年15歲,因安媽咪和安爸原本就喜歡閱讀,家裡最貴重的是各類書籍。安安出生後,安媽咪沒有特別買過甚麼玩具書或感官書等給安安,可他一開始經常聽我們唸的是繪本,例如:小恩的祕密花園,一片披薩一塊錢,聽那鯨魚在唱歌等,這些繪本也不是為了安安而買,早在安安未出生前幾年,家裡的書櫃就有不少繪本,因為是安媽咪自己喜歡看的繪本。

家庭相簿裡還留有才兩個月的安安,聽爸比或媽咪唸故事書時,眼神發亮神情專注的模樣!也還留有安爸唸《聽那鯨魚在唱歌》這本繪本時的錄影,安爸學鯨魚的歌聲~汨~汨~汨~給兩三個大的安安聽,安安寶寶聽得興奮地)雙手揮動發出咕咕咕的回應,這些都是一輩子忘不了的共讀回憶!

安媽咪不了解,為什麼作者認為「閱讀」不能提供小小孩「擁抱,說話,玩樂,陪伴,探索大自然」的需求呢?

其實,「共讀」的真諦,一向強調的是”共”字,而不是”讀”。共讀,就是以”唸故事書給孩子聽”來當作陪伴和互動的媒介。透過念故事書的互動,大人抱著孩子,陪孩子說好聽的故事(以及好聽的話和溫柔的聲音),陪孩子探索童書或繪本裡圖像的意涵 (或是玩具書的手部感官探索),孩子很容易感覺到被陪伴,被瞭解。而在親密的共讀情境中,孩子也能學習著和別人互動(和媽咪或家人相處,也是需要彼此學習的)。

安媽咪也不同意文章中這些文字,『生活體驗在閱讀之前,閱讀和生活連結才有意義。』

和小小孩相處,當然不會只在家裡閱讀,一定還是會出去玩樂或探索大自然。試想,在大自然的探索中,是不是可以經常聽到這樣的驚喜:「咦,這不是書上看到的那種瓢蟲嗎? 好漂亮啊,書上好像有說瓢蟲背部有七個點點,我們一起來找找看數數看好不好?耶,真的有耶!好好玩!我們再去那邊找找看還有沒有七個點點的瓢蟲。」

相信那天回家後,在大自然探索中發現的驚喜,一定會延續到床邊故事的聊天時光。而媽咪和小小孩翻到書中的那隻瓢蟲時,一定會對彼此間的「共讀」互動有更深的投入。

看,閱讀不能早於生活經驗嗎?

文章還寫到『因此,我並沒有很強烈、每天、一定要孩子看書。』

安安從小聽媽咪爸比唸晚安故事,記得安安到一歲多後每天早上剛起床還賴著床時,安安就會指著床邊散放著的一疊童書,要聽媽咪唸書。安媽咪也沒有要安安每天一定要看書,反而是,每天唸故事書唸到安媽咪聲音沙啞,安安仍欲罷不能。

從出生就開始聽故事長大的安安,現在國二了,閱讀,就如同呼吸一樣,自然的存在著。

你家的小小孩,呼吸到「閱讀」了嗎?

作者: 羅東博愛醫院小兒科 吳淑娟醫師

現職: 羅東博愛醫院兒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