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歲開始進行健康管理-1 掌握寶寶的生理狀況

大多數人對「健康管理」的印象,不外乎成年人的體重控制、健康檢查和疾病治療等,其實,健康管理包含的範圍很廣,例如飲食、運動、睡眠和情緒等,且健康管理必須從小開始!從孩子一出生,父母即應隨時觀察他的成長和發展狀況,並定期帶孩子到醫院施打疫苗及進行健康檢查,以確實掌握寶寶的生理、心理發展狀況。

胎兒離開媽咪的子宮後,就必須開始適應新環境,寶貝的身心都在快速發展的階段,家長應該多花心思觀察寶寶的性格和成長情形,提供孩子所需要的協助。

掌握寶寶的生理狀況

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嬰幼兒的生理就十分迅速的發展且逐漸成熟,周怡宏小兒科診所周怡宏院長建議,從寶寶一出生起,父母就試著觀察孩子的習慣和個性,並且詳實做記錄,有利於在較短的時間內建立寶寶的生活節奏。

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從寶寶出生之後,就有一本《兒童健康手冊》,此一手冊內包含嬰幼兒保健知識、生長發展的記錄表格,還有各類疫苗施打的記錄,此外,爸爸媽媽也要記得定期帶寶寶去做健康檢查。

1歲以前的嬰幼兒還不會說話,身體的異常狀況就必須靠家長的觀察來發現,尤其在6個月大前完成前三次檢查是十分重要的,愈早開始接受檢查,醫師就能得到比較詳盡的資料,若有眼耳鼻口等五感器官的問題,也能及早發現介入治療,復原的機率很高。以弱視來說,6歲以前是視力發展的黃金期,如果能愈早發現弱視問題,從小矯正的恢復機率較高。

周怡宏醫師表示,中央健康保險局針對0至6歲的嬰幼兒,設立了兒童預防保健服務的補助。兒童預防保健服務的內容,是針對不同月(年)齡嬰幼兒進行各項檢查,並且評估嬰幼兒生長發育情形,目的是希望能及早發現嬰幼兒身體和發展上問題,在早期就給予妥善合適的診治。這些測試能讓醫師了解孩子發展的進度,也能讓爸媽對於寶寶在什麼階段,大約該出現怎樣的能力,有詳細的了解。

檢查的內容可分為三項:身體檢查、問診和發展診察,根據不同月(年)齡的孩子,會有不一樣的檢查重點。以出生2個月的寶寶為例,身體檢查包含:身長、體重、頭圍、營養狀態、瞳孔、對聲音之反應、唇顎裂、心雜音、疝氣、隱睪、外生殖器、髖關節運動;而問診則關注於主要照顧者餵食的方法,藉以了解寶寶吃的如何;發展的部分,則測試寶寶是否有驚嚇反映,以及是否有注視物體的能力。

來源:周怡宏醫師的育兒日誌

現職: 羅東博愛醫院兒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