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3C變成「問題」的,原來是家長

學者的研究發現,原來親子一起看電子書時,最受到影響的是大人而不是幼兒。和共讀圖畫書比較,一起看電子書時,大人主動說明和引導孩子討論的口語量大幅減少,造成孩子的口語表達機會變少,長時間下來不利於語言發展。且孩子往往會被電子書的聲光效果分心,並不一定會專注於故事內容。

 

e化時代來臨,從各方面改變著孩子的生活和發展軌跡。這些改變在孩子住院時,家長為孩子準備的安撫物品明顯可以看出變化。

以前孩子住院,家長會為孩子準備玩具或熟悉的物品來減少孩子住院時的焦慮和害怕,雖然每天看到穿白衣的醫師或護理師進入病房時會害怕哭泣,但醫護人員要離開床邊跟孩子說掰掰時,孩子轉眼也會破涕微笑揮手說掰掰。而現在孩子住院,眼睛不盯著3C產品的比例很少了,醫師護理師進出病房,孩子正眼不看一眼,不用哭了也不用說掰掰,連學齡前小小孩也成為熟練的小小滑手。

大部分醫師查房時,看到這種情景多少會提醒家長3C的壞處,家長多半不好意思的說:醫師,我們知道,但是住院沒東西安撫呀—

只是,有一天早上醫師查房時,一個約三歲小病患已經坐在床上看平板,看的是類似教育App。孩子手指頭在平板上點、點、點,滑、滑、滑,專注到連醫師拉起孩子的上衣聽診時,孩子都沒正眼看醫師一眼。

醫師問媽媽家長,平常給孩子看平板多久? 家長說,沒看多久,睡前會固定看個15,20分鐘。

睡前?醫師開始囉嗦,睡前是最不該讓孩子看3c的時候了,又提醒家長一天不要讓孩子接觸3C產品超過一小時,每次最多半小時。也提醒家長,這種號稱有教育功能的App不是這年紀孩子需要的,他們無法從這裡產品學到東西。

媽媽聽了後面這段提醒,很快的說:他都有在學呀,我讓他看英文,他都有學呀,也會講甚麼顏色red啦,數字123的英文。

醫師問:那孩子會講英文嗎?

媽媽說,他當然不會講….

3C產品對學齡前幼兒有好處嗎?

合適的多媒體教材對學齡兒童和成人的知識和認知學習,的確有一定的促進成效,然而現代不少家長讓學齡前幼兒使用3C,不只是當作安撫工具,很多是被坊間各種以促進腦部開發或認知學習等效果的宣傳所吸引,而讓學齡前幼兒固定使用3C產品,例如查房時發生的真實故事。

對於學齡前兒童,過往雖然有研究指出對幼兒語言能力,以及認知能力有幫助,但這些「有效果的多媒體教材」多半是在實驗室情境下或特別設計的系列課程(也就是有嚴謹的指導或指引)中得到的結果,回歸到一般幼兒生活呢,畢竟不可能要每位幼兒都去上課,特別是學步兒,大部分幼兒生活中與3C素材的接觸都是隨興和沒有規劃的使用。因此大型的研究仍然指出,越早使用多媒體素材,使用時間越久,對一般幼兒的語言發展反而是有害的。

到底3C產品對幼兒造成的問題從何而來? 影響如何呢?

2019年5月,美國兒科醫學會與密西根兒童醫院兒科學者最新發表一篇研究論文,研究方法是觀察學步兒與家長一起共讀圖畫書,以及一起看e-book的行為互動表現,以了解e化學習為何對兒童發展有不利的影響。

研究中採用三種不同形式的閱讀素材: A.傳統紙本童書,B.可點翻頁的電子書,以及C.有聲音和可互動的電子書。在觀察37對學步兒與家長共讀A,B,C的素材後,兒科醫師們的發現是,

  1. 親子共讀圖畫書(A)時,親子間語言對話溝通較多,肢體互動的品質也較好,
  2. 親子一起看e-book時,不論簡單的電子書(B)或可互動式的電子書(C),親子間的口語和彼此互動明顯變少。
  3. 親子一起看 B或C時,不僅大人對故事的說明較少,還花不少時間在向孩子說明電子產品如何使用,包括指導孩子怎麼點選,同時還會禁止孩子不要亂按按紐等指令,亦即與親子共讀圖畫書比較起來,負向語言變得較多。
原來是大人被3C產品影響更大

主導此研究的Munzer醫師指出,共讀時父母和幼兒之間產生的互動,雖然不一定在短時間內有顯出效益,但長遠下來的確可以幫助兒童健康的發展。例如,共讀時大人手指著圖畫書裡的圖片說:鴨子怎麼叫呢? 或是,家長會將故事書裡的某些情境,和孩子的生活經驗做連結,例如會說:記得我們曾經到沙灘玩過嗎?

唸故事的時候,很自然的家長比較會用開放式問句和孩子溝通,例如問孩子對故事裡某個角色或情境的想法,以及為何孩子會這麼想。

Dr Munzer說,共讀時這些互動,例如對故事內容衍伸出的討論,除了對孩子的語言和認知學習有大的幫助,更可以增加孩子的生活經驗,這些口語互動所產生的詞彙和內容非常重要,因這些才是幫助學步兒學習許多新訊息的方式,是電子產品無法取代的。(參考: 小腦袋需要的是「對話式共讀」,不是3C不是App)

透過學者的研究發現,原來親子一起看電子書時,最受影響的是大人主動說明和引導孩子討論的口語量大幅減少,造成孩子的口語表達機會變少,長時間下來不利於語言發展。且孩子往往會被電子書的聲光效果分心,並不一定會專注於故事內容。

美國兒科醫師附加說明,親子共讀時產生的肢體接觸,親密感和參與感等,除了對兒童發展有正向的幫助之外,也會是孩子長大時的美好回憶。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兒科醫師仍要持續鼓勵家長陪伴孩子看圖畫書,儘量少用電子產品。

晚安故事不可被電子書取代

在現代社會中,家長們很容易從網路上下載電子圖畫書,或兒歌,故事影片等給孩子看,學者和兒科醫師都建議,若家長要選擇以電子書和孩子互動,仍要如看圖畫書一樣陪伴孩子,引導孩子口語互動,而不是聚焦在產品如何使用而已。且在特定的時間,例如睡前哄著寶寶入睡這段很溫馨親密的時刻,仍然以講故事書是最好的選擇。

 

作者: 羅東博愛醫院兒科 吳淑娟醫師

參考來源

Differences in Parent-Toddler Interactions With Electronic Versus Print Books

現職: 羅東博愛醫院兒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