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療中的「親子共讀」醫囑

兒科醫療的「親子共讀」醫囑 (2019/05/20 希望電台/健康新知頻道)

幼兒腦部神經網絡茁壯的養分~親子多聊天

研究已知胎兒時期就已發展出語言學習的能力,只要沒有受到造成發展異常的因素干擾,寶寶出生後浸潤在語言的環境中,大部分自然就能發展出口語表達能力。

學者也觀察到,語言發展與日後認知功能和學業成就有關聯。影響語言發展和後天學習的因素,不單只是孩子聽到的詞彙量,更具影響力的是大人引發孩子參與口語互動的程度,也就是對話交談的次數。 (陪伴小小孩聊天~~投報率最高的教育投資)。因此教育學者和發展學家呼籲家長要多提供幼童豐富的語言環境,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對話式親子共讀,以提供孩子許多對話討論的機會。(陪嬰幼兒聊書,聊出大能力~善用生活中的好素材)

從社會學來看,家庭社經背景較低的幼童,其語言和認知發展落後的風險較高,連帶影響就學後的學業學習,及日後的社會成就。然而,從大腦發展的研究論文來看,孩童腦部的發展其實與家庭社經背景沒有直接關連,而是在生命的早期有無機會接觸到豐富的語言環境才是主要因素,只要大人願意經常和孩子交談,就能促進孩童語言能力,進而讓未來的學習能夠穩定發展,這樣簡單的方式,是每個語言功能無異常的大人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就能做到的事情。

學者們的發現可以提供政府單位在制定早期介入方案時,一個新的思考方向。例如目前政府對於弱勢家庭雖然制定許多補救補助的方案,但就兒童啟蒙方案來看,嬰幼兒期著重在健康照護指導和各種托育補助方案,或是早期療育方案,學齡期主要著重在強化學校的學習,課後輔導班和資源補助等,即便耗費大量國家資源也不見得能改善脆弱家庭中孩童面臨的問題。而國外學者發現儘早親子共讀,不僅對幼兒語言認知發展有幫助,也能促進情緒中樞發展,還能減輕家長親教養的焦慮,對兒童家庭有全方位的好處  (如何成為不抓狂的父母~原來,儘早開始親子共讀就可以了)。 建議公部門,可以透過國內完善的母嬰醫療照護系統,從產前教育將孕期朗讀觀念加入,讓準爸媽開始練習對寶寶講話,等寶寶出生後,由嬰兒室護理師將對話式共讀觀念說明給每個新生兒家長了解,接著兒科健兒門診繼續增強家長的觀念,如此的政策不僅能有事半功倍效果,更重要的是符合孩童發展需求— 一個有豐富語言和情感的家庭環境。

這就是為何「親子共讀」是兒科醫療中很重要的醫囑!

現職: 羅東博愛醫院兒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