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R 到 L,兒科醫師的心角色

2015年6月份科學人雜誌的「科學人觀點」專欄,曾志朗教授講了一個故事,台灣40歲的科技人到非洲旅遊一個月,請了一位非洲導遊,同樣40歲。台灣科技人於行程結束後,發願將來有能力時要回來協助非洲原始部落的進步。非洲導遊也發願,將來要協助這位台灣科技人,來讓自己的家園更進步。

曾教授說,同樣是40歲,台灣科技人大有機會實現夢想,因為他還有近四十年的壽命,可是非洲導遊實現夢想的機會很渺茫,因為非洲的平均壽命不到45歲!

培養閱讀能力(reading)以增進知識素養(Literacy)   改變人類天生的不公平差異

曾教授解讀說: 當你我生命可以比這些人多出將近40年,這生命的落差不止是數字上的差異,更是人道的崩裂。這地球上人類的生命,一點都不公平。我們都知道,唯一的解救之道就是由R 到 L,也就是培養閱讀能力(reading)以增進知識素養(Literacy),才能改善醫療及交通的設備和技術。

曾教授又說,他在美國參與一位非洲博士生的論文口試。這位女博士生的研究主題是在肯亞地區以數位科技來協助當地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會後有一位同樣是非洲來的女大學生站起來說,因為這位女博士生的奮鬥,也激勵她飛到異鄉求學,將來她學成歸國後,也要讓更多的孩子享受閱讀!

而這位女大學生更感謝曾教授,她說: 「曾教授的由R到L的提示,要我們從閱讀深化素養,更要由閱讀者(Reader)成為引領者 (Leader)的鼓舞之詞,讓我深受感動。我真的相信,由閱讀到素養,我的國家會變得更好!」

讀曾教授的這篇專欄之時,激起心裡許多感慨。曾教授說的故事是已開發國家和第三世界令人無奈的Literacy差距,但是台灣這已開發國家裡,Literacy的「城鄉差距」,又是多遠呢?

體會親子共讀對親子互動和孩童情緒發展的好處

我的孩子在民國90年底出生,當時我還在林口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接受次專科訓練。我和先生原本就喜歡看書,孩子出生之後,很自然的我們就抱著他講故事給他聽,家裡也有一堆童書,我發現爸媽講故事的聲音對小寶寶是很好的安撫方式。於是健兒門診時,除了和媽咪家長交換一些育兒觀念,我也會分享親子共讀的好處,北部的家長們大多都能接受,有的媽咪還很高興有醫師和她講這些育兒觀念。

92年夏天,因先生轉換工作到羅東博愛醫院,於是我們舉家搬到羅東。當時,孩子才一歲8個月,於是我先暫停主治醫師的工作,轉換成家庭主婦。成為全職媽咪之後,深刻了解到,一個健康孩子成長所需要的東西,多數不是醫學教育裡可以學到的。當時在宜蘭人生地不熟,且沒有甚麼孩子可參加的活動之窘境,而我自己還要適應從兒科醫師轉換成鄉下全職媽媽的角色,還好,陪孩子看書講故事的互動緩和了許多我這沒有經驗的全職媽媽可能抓狂的情緒,讓我更真切體會到親子共讀,這個「共」字對親子互動和孩童情緒發展的好處。

台灣的「Literacy城鄉差距」有多遠?

93年孩子上幼兒園,我也開始在羅東聖母醫院兒科服務。開始上班後,發現這裡不少家長似乎不知道怎麼和小小孩相處,常看到過度管教的情況,而當我也在門診開始分享育兒觀念和親子共讀的好處時,許多家長聽到小小孩也可以開始共讀,覺得無法理解,可是同樣的時間,台北的家長已經在付費帶孩子去故事屋聽故事;後來我開始參加醫院的山地巡迴醫療,跟著醫療車到山地鄉的村落去,除了真切體會到醫療、生活型態、和交通的「城鄉差距」,更讓我了解到「Literacy城鄉差距」的距離有多遠。

有位原住民志工朋友曾來協助山巡醫療,她看來操勞的模樣,會讓我們直覺得稱呼她為”阿嬤”。看診空檔時她問我的年齡,原來我們竟然同年。她說,她知道教育很重要,所以將辛苦工作的收入讓女兒去宜蘭讀私立學校又住校,還好女兒有爭氣,已經讀大四了。(這時我的孩子才幼兒園大班)。

幾個月後又遇到這位志工朋友,我問起她的女兒,她嘆口氣說: 「就快畢業了,女兒竟然未婚懷孕。唉,好不容易盼到她畢業,可以開始賺錢,現在也只好先在家帶小孩了。」又過了好一陣子,遇到真的當起阿嬤的她,我問起她的狀況,她只是搖搖頭說,女兒要開始找工作,所以她得要幫忙帶小孩,不能再來當志工了。

我鼓勵她,既然事情已經如此,那麼就開始翻書講故事給小孫子聽,讓孫子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以後上學學習能力較好,就不用再花好多錢去補習上私校了。這位志工又嘆氣到: 「唉,我又不會念書,怎麼陪小孩讀書呢?」

那時醫院向山中小學借教室充當臨時的診間。教室裡擺的課桌椅數經常只有6,7張,教室角落有一小箱的繪本,但每次去那間教室,那些繪本似乎都沒甚麼更動。有一次剛好遇到校長在學校,我過去請問校長孩子們閱讀的情況如何? 我心想,一個班級孩子不到十個,老師應該有比較多的時間帶孩子們閱讀吧?

但校長說: 這裡的孩子程度不好,回家後又沒有人管,老師要花很多時間先讓孩子寫完功課再回家,所以也不一定有很多時間帶學生閱讀。

我問校長,是否需要有故事志工到學校來帶孩子們閱讀,校長說:也可以啦,不過我們比較需要課輔老師!

ROR計畫對孩童就學後的學習效益卓越

當年,面對這樣的情況,真想促成到山地鄉推動閱讀的活動,但終究沒有這麼多的能力和支援。後來我看到美國一群兒科醫師藉由兒科常規的健兒門診,在門診向家長衛教閱讀對孩童長期的影響,並贈送家長和孩子們適齡童書。這樣的計畫案(Reach Out and Read, ROR program)長期追蹤後,發現對孩童就學後的學習效益卓越,特別是對閱讀或知識素養資源比較不足的家庭,效益更好。

這些醫師們在發表的論文中曾直言: 許多兒科醫師的孩子從小就擁有許多童書,以及和兒科醫師爸爸或媽媽共讀的機會,兒科醫師應該是最知道閱讀對孩子有許多好處的人,可是怎麼兒科醫師卻忘了將這麼好的事情教給家長呢?

宜蘭試辦ROR 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第一本書

羅東聖母醫院展懷閱讀活動 (台灣ROR)

於是96年我也在自己一個星期三次的健兒門診時間,小規模的試辦ROR一年。後來羅東鎮幾位開業的兒科醫師前輩也陸續加入。100年6月,這活動擴展到全宜蘭縣的兒科門診,也包括各鄉鎮衛生所的健兒門診。從問卷調查發現,宜蘭一歲的孩子約有一半的比率,其人生中的第一本書是從ROR活動領到的。可是同時間,相信台灣都會區有許多同年齡的孩子,家裡已經堆置有不少的童書吧?

而在台灣西部都會區,經常舉辦一些共讀講座或親職講座,這些活動可能要事先報名不然無法入場。但在宜蘭,連北部的強棒講師來到會場,都不解為何這麼好的講座,且特地請到”專家”來,怎麼聽眾竟然小貓兩三隻?

這幾年教育部推廣[閱讀起步走]活動,家有0-5歲小孩的家長,只要幫孩子到圖書館辦理寶寶借書證,就可以領到一份[閱讀禮袋],內有兩本精美童書。然而某鄉立圖書館的館員曾說,她很認真的向村民們宣導這個好康,但來領閱讀禮袋的家長卻不多,因為認為沒必要…..

美國ROR program發現醫師鼓勵家長親子共讀  可提高家長意願

這些情況讓我了解到,教育和文化的「城鄉差距」,不只是地理距離的差距,差距更遠的是「觀念」的距離。即便當年在籌辦健兒門診ROR時,身旁的醫護同仁也都不看好這樣的活動,大家普遍認為在鄉下地區,隔代教養或新住民家庭多,家長們怎麼會聽得進去這些跟健康似乎無關的育兒觀念?

醫師主動向家長說明親子共讀,家長的意願會較高

然而,一次有位家長帶孩子來打一歲三個月的預防注射,我問這位家長,一歲送給孩子的玩具書孩子喜不喜歡?那位媽咪很高興的說: 孩子很喜歡看呢,有一次孩子坐在客廳裡翻那本書,原本阿公在客廳看電視,結果阿公竟然將電視關掉,陪著孫子一起玩那本書!而97年我開辦給0-3歲的小小孩和家長參加的講故事活動,這個活動從剛開始也是小貓兩三隻,中間曾幾乎斷炊,到這一兩年活動時經常爆滿!門診也開始有嬰幼兒家長主動詢問親子共讀的事情呢!

 

美國ROR program的實證經驗確實發現,如果醫師鼓勵家長們進行親子共讀的活動,家長的動力會比較強。

兒科醫師投入孩童Literacy的促進,對醫療本身有何助益呢?Hazzard等學者發現,兒科住院醫師在參與ROR之後,會提高本身看診時對幼兒的讀寫能力及認知發展問題的關心度和注意。

若其他科的醫療同仁參與投入孩童Literacy的收穫呢?Rosentha等學者指出,這樣的家庭閱讀指導方式,同樣使得家醫科醫師在參與ROR計畫後,更能主動詢問其服務的弱勢家庭有關孩童literacy能力的發展,也更能注意在對病患做衛教時病患的理解程度如何。

事實上literacy差不止影響到社會發展(例如失業、犯罪、社會救濟等),也會影響到健康狀況。Williams等學者發現氣喘病患對氣喘衛教資料的理解吸收及了解如何使用定量噴霧劑的理解能力,大大影響到這個病患的疾病控制。閱讀能力差的病患,特別是慢性病患,往往因為對衛教資料的不了解,反而需要更多次及更久的門診追蹤,導致社會付出更多的醫療成本。

早期介入可能是改善弱勢青少年身心狀況的最有效方式

同樣6月的科學人,還有一篇也值得兒科醫師閱覽。[科學人新聞]專欄,有一篇標題是「貧窮摧殘青少年身心」,文中摘錄2月份Lancet的一篇研究,此研究是由WHO主導,調查近50萬位來自34個國家11-15歲的青少年,分析其體能狀況,心理健康和家庭經濟狀況。研究指出,弱勢家庭的青少年常為身體疼痛所擾,或經歷失眠,精神緊張或易怒等情緒困擾,這樣的鴻溝在貧富差距大的國家更為明顯。有的專家認為,應該把「社會醫學」融入醫師的訓練中。因為社會醫學認為社會因素也可能導致疾病,因而把社會因素納入治療考量。(的確,家住山上/交通不便,也是宜蘭幾家醫院收治小病人住院的條件之一……)

文中還提到,弱勢家庭青少年的這種現象,早期介入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而經濟學家針對各種援助計畫案進行研究,這些計畫案的目的是幫助弱勢孩童獲得足夠的教育及工作,進而改善成年後的社會經濟地位。經濟學家發現,比起在高中進行的輔導,對象為三歲以前孩童的計畫,例如護理人員居家訪問新手父母,具有最大的投資效益。

對許多家長而言,兒科醫師的角色是Leader,引領家長照顧好孩子的健康以及解決孩子生病的問題。然而,面對目前社會中種種對孩童不友善的現象 (社會事件,兒虐家暴,食安和飲食問題,教育問題,弱勢孩童生活照顧問題—-),兒科醫師更可以引領家長以及孩子,透過閱讀累積的知識力量,讓家長了解親職教育的重要,讓孩子領悟到閱讀的妙處,讓家長和孩子為自己打開一條邁向廣闊生命之路。即所謂,受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從R 到 L,這段距離對醫師而言,會有多遠?

作者: 羅東博愛醫院兒科吳淑娟醫師

現職: 羅東博愛醫院兒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