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嬰幼兒聊天,聊出大能力~~善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好素材

隨著腦科學進步,學者們驗證出閱讀可以改變大腦結構和促進腦部功能,也因此對於腦部發展很重要的學齡前階段,親子共讀是學者們普遍建議的一種家庭常規互動。

越來越多嬰幼兒家長接受親子共讀要越早越好的觀念,對於寶寶書如何選也很重視。早已有出版社配合寶寶的發展,為寶寶專門製作好多可玩可看的寶寶書,家長可以用指物唸名的方式,和寶寶解釋說明圖畫的內 容,這樣能邊陪伴寶寶玩耍邊提供寶寶豐富的詞語。不過,指物唸名並不僅限於「拿一本圖畫書」才能進行,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就能經常提供豐富語言的刺激。

生活中隨手可得共讀素材

學者們觀察到,培養嬰幼兒對文字(包括數字)的敏感度,也是促進閱讀能力的一種方式,如果大人了解到這點,在平常生活中可以將幼兒常看到的文字或圖像,反覆的用指物唸名的方式說明給孩子聽,同樣能引發孩子對文字的興趣,例如居家附近商店招牌的圖像和文字,或是路邊圍牆上的海報等,在帶孩子散步時看到就反覆說給孩子聽;而各種廣告宣傳單張,例如超商的特價宣傳單張,上面有日常用品的名字和照片,還有各種數字價格等,也都是很好用的生活閱讀素材。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很輕鬆提供給幼兒的閱讀素材,同樣也不需要刻意「找時間」才能進行,在平常帶孩子出門時,買東西時,或在家裡小空檔的5分鐘10分鐘,都可以用手邊方便的素材來和孩子指物唸名,進行對話式共讀。

腦科學也這麼說~閱讀環境+輕鬆聊圖畫書

過往這些與親子共讀相關的研究,多半是透過問卷,各種量表或測驗,來評估共讀對孩童發展的好處。不過閱讀到底透怎樣的機轉能夠促進認知發展,一直是學者們感興趣的議題。2015年開始,美國一位兒科醫師 Dr. Hutton以高科技的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掃描幼兒園幼童在聽故事時,直接觀察到親子共讀對不同腦部區域產生的活化程度。研究結果看到如果家庭閱讀環境較豐富(家中經常有童書,親子共讀頻率高,閱讀種類廣泛),孩子在聽故事時腦中與讀寫能力相關的區域活性較強,表示孩子未來與讀寫相關的能力可能會比較好 (請參考:  一種最省錢省時省力的腦部開發課程 )。Dr Hutton 再進一步分析,發現如果媽媽常用對話式共讀的技巧陪孩子閱讀,這些區域的活性會更強 (請參考  成為情緒管理高手~~親子共讀的大妙處 )。

這位兒科醫師以腦科學驗證這兩個建議——提供閱讀環境,和使用對話式共讀技巧—就是促進孩子腦部發展最好的利器! 除此之外,Dr Hutton的研究還看到,媽媽常用對話式共讀技巧,也能促進孩子腦部與情緒發展,同理心發展,還有問題解決能力等相關的區域的活性! (請參考  成為情緒管理高手~~親子共讀的大妙處 )。這是因為透過這種包含了語言和非語言(身體接觸,眼神,表情等)的互動,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大人以圖畫書為素材,提供孩子豐富的口語含情感交流,孩子腦部怎不靈光呢!

 

作者: 羅東博愛醫院兒科 吳淑娟醫師

參考資料來源:
Dialogic Reading: An Effective Way to Read Aloud with Young Children

現職: 羅東博愛醫院兒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