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健署擬結合兒科 推廣親子共讀(2017.07.03)

〔記者林惠琴、林曉雲/台北報導〕

社會環境不平等也會造成「健康不平等」,研究顯示,母親教育程度高、居住都市,嬰幼兒語言溝通分數會較高,日後接觸醫學知識及健康照護都會較好;進一步觀察,與大專程度以上家長陪讀情況較高可能有關。國健署署長王英偉宣示,國健署正規劃一系列對策,同時擬與兒科醫師合作,一起推展「親子共讀」活動,期望有效降低健康不平等,近期會對外公布。

媽媽學歷愈高 陪讀率愈高

國健署指,「健康不平等」是不同社會群體中,健康狀態出現非必要且可避免的差異,社會環境因素是關鍵因子,包含貧窮、社會地位、壓力、工作環境、社會隔離、失業、社會支持、交通等。

國健署以2005年全台出生兒為母體,抽樣2萬多名、進行迄今已10多年的長期調查發現,母親教育程度高、居住都市,嬰幼兒語言溝通分數會較母親教育程度低、居住農村高。進一步觀察家長陪讀情況,母親教育程度國小及以下為13.6%、國中20.1%、高中職38.8%、大專以上68.4%,明顯有落差。

打造健康平等環境助弱勢

羅東博愛醫院兒科醫師吳淑娟說明,弱勢高風險家庭,父母可能因經濟、學識,未於孩子嬰幼兒時期陪讀,而是等到上學再給老師教,但學齡前缺乏語言與閱讀刺激,會造成上學後認知功能較差,學業成就感低、自信心低,青少年更恐產生危險行為,導致成年後社會成就低落,且醫學知識接觸少,生理健康照護情況較差。

唸故事書成為衛教重點

吳淑娟指出,美國兒科醫師更發現,部分家長出於交通或經濟因素,無法帶孩子借書或買書,最常接觸童書的機會是到醫院打預防針或看診,因此推展兒科門診閱讀方案達20年,結果發現可降低日後就學成績落後。

吳淑娟也自2007年在門診試辦,經1年追蹤發現,有介入的嬰幼兒較喜歡看書、親子共讀頻率較高,後來宜蘭縣擴及有40幾位醫護人員參與。此種做法更將「唸故事書」當作醫囑衛教給家長,將「童書」當作處方讓孩子帶回家。

王英偉表示,國健署已針對「健康不平等」問題,規劃對於高風險家庭進行一系列強化照護的內容,同時擬與兒科醫師討論推展家長陪讀等方案。

教育部國教署署長邱乾國則表示,教育部多管齊下推動閱讀至少已16年,去年補助地方政府近4億購書,今年再投入近5千萬在國中小新生閱讀贈書計畫逾36萬冊,且在國中小圖書館增設數百名閱讀推動教師,為了對抗3C強大的吸引力,教育部更推動「身教式閱讀及聊書計畫」,國中小老師要以身作則,帶頭閱讀及聊書,進而養成學生的閱讀習慣。 …more

現職: 羅東博愛醫院兒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