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臂閱讀那瑪夏 陳宥達醫師/辛翎醫師

「台灣的醫生到美國很近,到花蓮很遠」 打動一個年輕醫師的心

 

2015年畢業前夕,多數同學進到醫院擔任住院醫師或至國外深造,擁有一顆感性熱情的心,實習醫師陳宥達卻想「醫學教育訓練教我們要到需要的地方服務,能不能再花一年的時間,嘗試做些真正想做的事?」

曾獲醫療奉獻獎的薄柔纜醫師曾說:「台灣的醫生到美國很近,到花蓮很遠」,這段話深深打動陳宥達的心,觸動他決定應該在台灣偏鄉蹲點一段時間,觀察現況與需要。

 

陳宥達學生時代即開始參加校外志工服務弱勢地區,例如路竹會義診,也曾存錢至馬達加斯加進行醫療服務。他在學生時期義診時,曾看過一個好動的小男孩,在說故事姐姐分享童書時安靜聆聽,小男孩不認識那位姊姊,但覺得很好聽,還有好多問題要問她。陳醫師思考著「我們常常以為偏鄉的小孩不用看書,但原來,偏鄉孩子也有閱讀的需要,或許是沒有機會接觸。」

2015年,台北醫學大學醫管系副教授張耀懋正號召「史懷哲2.0青年偏鄉常駐計畫」,陳醫師與同學辛翎兩人暫緩住院醫師訓練,參考美國Reach out and read (ROR) 的兒科健兒門診促進嬰幼兒知能方案,加入史懷哲2.0計畫,在2015年夏天,帶著行李與童書前往高雄那瑪夏,希望能在那瑪夏衛生所建立ROR的據點。

他們在那瑪夏衛生所以「展臂閱讀」的名稱,佈置閱讀角落,整理好不同年齡的童書放在醫師診間,將ROR觀念和方式帶給衛生所護理人員,讓孩子到衛生所接受預防注射時,護理師可以將共讀的觀念和方式衛教給家長,並帶一本適齡童書回去和孩子一起共讀。

然而,許多部落家庭的家長和孩子可能尚未開始共讀一本童書,於是2015年夏天結束後,當其它參加「史懷哲2.0青年偏鄉常駐計畫」的青年團隊陸續回到各自學校後,陳宥達和辛翎兩人繼續留在山上。

為了延續展臂閱讀的方案,以期達到長期效益,他們招募了南部大學生的服務社團成為家訪閱讀志工,跟著公衛護理師去做家訪,除了過往關懷慢性疾病的長輩之外,也將關懷的焦點,觀注到家中學齡前孩童。他們將童書帶進部落家庭,除了念故事書給孩子聽之外,最重要的是示範”如何陪伴孩子看一本書”的方式指導給家長。

陳宥達醫師表示,有小女孩拿著幼稚園畢業紀念冊告訴我,這是家裡唯一一本書,我們送她一本大樹的童書,妹妹高興得擁抱好看的童書不放;還有一戶經濟弱勢的年輕媽媽,團隊在部落家訪三次,她們原來沒有床邊故事,因為閱讀計畫的介入,已經變成養成親子共讀習慣,還會上圖書館找更多童書來看。

2016年,陳宥達和辛翎回到台北,在那瑪夏實際的經驗讓他們了解到台灣偏鄉遲緩兒偏高,多是語言、文字遲緩,然而孩童的語言發展從出生後大人與寶寶的各種互動就開始了,因此,推動學齡前家庭的唸故事書習慣是改善偏鄉幼童發展遲緩問題的一個重要方式。於是,他們以那瑪夏的展臂閱讀為基礎,成立展臂閱讀協會,希望能將那瑪夏ROR的經驗,逐漸拓展到台灣更多偏鄉的部落和衛生所。

展臂閱讀協會

現職: 羅東博愛醫院兒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