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R適合台灣嗎?

ROR這樣的方案,對於家庭閱讀風氣不高的東方社會,更遑論許多家長根本不了解嬰幼兒親子共讀觀念,會有用嗎?

宜蘭推動健兒門診ROR, 改變家長嬰幼兒親子共讀觀念

2007年羅東聖母醫院進行一年的[展懷閱讀活動],有顯著的效果

在宜蘭,羅東聖母醫院於96年開始於院內的健兒門診進行ROR,對象是4個月到18個月的嬰幼兒,這一年孩子到健兒門診來最多可連續得到4本書。

從一年期的研究成果看來,這樣的方式的確也達到改變家長對嬰幼兒親子共讀的認知,以及增進家長們開始唸故事書給小寶寶聽的意願。

宜蘭縣則於2011年開始在全縣的兒科門診及衛生所的健兒門診進行ROR,對象是6~12個月的嬰幼兒。

從問卷調查得知,偏鄉家庭許多家長並不知道原來也可以唸故事書給小小孩聽,一半以上的嬰幼兒,人生中第一本童書是從健兒門診領到的。

2014 年度宜蘭縣進而將閱讀觀念向下紮根至新生兒家庭,亦即宜蘭縣內每個新生兒家庭從嬰兒室出院回家時,嬰兒室護理人員會將親子共讀的觀念和方式指導給新生兒家長,並讓新生兒家長帶一本小書回家。

2015年展臂將ROR帶到高雄那瑪夏衛生所

除了宜蘭之外,台灣展臂閱讀協會也於2015年在高雄那瑪夏衛生所建立類似ROR的衛教與贈書。

兩地的經驗證實,雖然文化和醫療環境不同,但因ROR模式是由與嬰幼兒家庭最密切的兒科醫療人員來進行,活動內容符合家長與嬰幼兒發展之需求,且係透過建全的健兒門診系統,不需要增加人事成本,也不需要添購設備,可以將有限的經費發揮最大的效益,落實兒科醫療照護孩童身心靈健康的宗旨。

台灣已經有「閱讀起步走」,還需要ROR嗎?
台灣孩童需要ROR的理由是:
  1. 台灣近年來因家庭結構的改變,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及新住民家庭漸增多,這些家庭中提供給嬰幼兒的教育環境有可能是不足或落後的高危險群,進而影響到其日後就學的成就。
    許多研究結果顯示,弱勢家庭兒童成長環境的危險因子包括:家庭缺乏讀物、經濟不穩定、家庭無法提供教育功能、親子互動較差、隔代教養、父母親缺乏對早期教育的認知以及升學困難等,以至於這些家庭的環境比較缺乏對孩童讀寫能力的刺激,造成這些孩童上學後的學業成績比之前已有閱讀經驗的孩童落後,並持續至之後的就學期間。如此可能青少年懷孕、中輟生、吸食毒品等需要特別社會輔導的危險性較高,因而導致成年時社會成就低落的不良循環。
    美國的學者認為早期親子共讀則是打破這種惡性循環的一個方式。而透過ROR,可以讓弱勢家庭的孩子也能及早開始接觸到閱讀經驗。
  2. ROR這樣一個大規模的贈書運動,但每個孩子五年十本書總共花費不到三四十美元。且因活動在兒科醫療場所進行,不需額外的花費。
  3. 「閱讀起步走」活動方式是要家長到公共圖書館辦理好寶寶借書證後,才能領到閱讀禮袋。雖然可以提高圖書館的辦証率和到館率,似乎也能提高圖書館使用率,但是,哪一類型的家長會為了領閱讀禮袋特地到圖書館? 哪一類型的家長不會?

    2007年羅東展懷閱讀活動,健兒門診贈書

  4. 國外學者早已發現對某些家庭而言,利用公共圖書館有其實際的困難性:例如在偏遠地區或社區環境差,無法讓孩子獨自到圖書館;住家附近無圖書館、無交通工具;弱勢家庭的家長因為經濟壓力無空閒時間帶孩子到圖書館,借的書要歸還時又必須再跑一趟等等。這其實也是台灣偏鄉地區或經濟弱勢家庭現實中所面臨的困境。
    雖然有些縣市已經將閱讀起步走禮袋改放在戶政事務所,待新生兒家長為寶寶報戶口時可以領取,然而此方式雖然能達到普及化,但是戶政事務所並沒有能力去指導新生兒家長有關閱讀的好處,閱讀禮袋的意義大打折扣。
  5. 然而台灣預防注射系統非常完善,沒有圖書館的地方,仍有衛生所醫療人員到村去施打疫苗。如此透過公平性、普及性和規律性,由受家長信賴的兒科醫療人員主動協助教育部當嬰幼兒閱讀活動的最佳推手,指導家長把握嬰幼兒階段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讓家長陪同孩童閱讀,養成以閱讀為親子互動的習慣,如此,除了培養孩童終身閱讀素養與能力之外,也能增加家長吸收健康知識的能力,打破因知識能力不足無法提升自我健康照護能力的惡性循環。

現職: 羅東博愛醫院兒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