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 教育與健康

教育與健康

臺灣社經地位和影響兒童發展因素之間的關聯。各種交互作用的因子影響教育成果:

  1. 社會人口學背景特徵:收入、父母教育程度
  2. 近因:父母支持與親子關係
  3. 學校同儕因子:學校的本質及其人口
  4. 個別孩童因素:個別孩童的能力,主要以先前的成績表現衡量

臺灣和其他國家一樣,父母的社會地位在於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之間對於教育程度差異有很大的影響。這些差異在幼年時期就會顯現出來,且通常會隨著孩童成長持續擴大。來自弱勢家庭的兒童進入小學時,其個人、社會和情緒發展,以及溝通、語言及讀寫技巧,可能較同儕來低。在臺灣,家庭所得和八歲孩童的學業表現有高度相關。依照國際標準,來自最貧困家庭的孩童有72 %表現良好,然而若和來自最高所得家庭的孩子相比,來自最高所得家庭的孩童,有87% 表現良好。這代表在這兩個族群中未達優良表現的孩子(各是28%與13%)有兩倍差距。這一現象可能導致來自較貧窮家庭的孩子,日後的生命機遇較差,健康也較差。

這些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相當複雜,任何因子組合與教育成就之間雖然沒有線性的因果關係,但某些因子如低體重以及經常親子共讀,都有可能和兒童在學校表現優異有關。這些預測因子和孩童及青少年日後的學業成就都深受父母收入、教育和社經地位影響。調查顯示來自弱勢家庭的孩童進入小學時,其個人、社會和情緒發展,以及溝通、語言及讀寫技巧,可能較同儕來的低。

多項國際研究顯示,認知分數較高和較健康的生活型態以及較佳的健康有關。認知分數較高者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低、童年時期憂鬱比例較低、成年時期心理困擾風險較低。弭平認知功能的社會落差和縮小健康的社會不平等有關聯。

在臺灣,這些學業表現上的差異,和直到成年時期因學歷不同產生的健康差距有所關聯。特別是中學學歷以下者,相較學歷程度較高者,患有具生活活動限制之長期慢性疾病的比例高出許多。

現職: 羅東博愛醫院兒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