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類似iPad的數位產品已竄升為最有效率的保母,能讓孩子不吵不鬧、有家教極了,這樣的教養方法看似速成、好用,卻會讓你和孩子之間的銘心記憶慢慢流失……
這是一個影像資訊既快速又刺激、滑呀滑的時代!滑來了不計其數的便利和速率,但也滑走了許多銘心的機會和記憶。因為許多的銘心記憶,無法速成,也沒有捷徑!
走在美國、中國、香港、台灣以及新加坡的土地上,上至六十歲,下至三歲;大至幾千呎的機場、圖書館,小至幾坪大的飯館,清一色的景象就是:我與你坐在一起,但你我(妻子與丈夫、朋友與朋友、同事與同事、爸媽與小孩)自個兒的低頭滑呀滑……正如詩人羅青多年前的詩句所說,近在咫尺的人,卻像是星球與星球之間,隔著好遠好遠……
根據統計數字顯示,類似iPad的產品,已快速竄升為最有效率的保母。使用它,你可以帶著孩子安然的出現在任何場合裡,保證不吵不鬧、安安靜靜,有家教極了。於是網路教養的對話裡,大量的出現了「呷好道相報」的景況。但那真的是「呷好道相報」嗎?
關心,是凝結美好記憶的泉源
那天一家人上餐館吃飯,兒子、女兒正和他們的爸爸激動著討論,該點一客或兩客巧克力甜點。我環看四周,看看環繞著我們的幾個鄰桌,覺得不習慣、覺得心裡難過。在不同的國家工作,為什麼都看見一樣的「現代化」景況?正如我此刻所看到的:好幾桌的爸媽人手一機,小小孩或大小孩也是,一副不吵不鬧、太平安樂的景況。
但仔細一看,爸媽的心不在孩子身上,他們的眼睛落點,在手機和孩子是否張口吃飯?孩子的心也不在大人身上,他們關心的,並不在於自己喜不喜愛食物的味道和顏色,嘴巴只負責張開和咀嚼那所謂的「食物」。與其說太平安樂,正確的形容詞可能是:不關心。
關心需要你看我、我看你;關心需要你勸我、我勸你;關心需要「你今天好嗎?」的詢問和聆聽;關心需要不厭其煩的說服,「寶貝呀,吃這個會幫助你骨骼強健。」關心會你說笑話給我聽、我說糗事給你笑;關心會讓大人發脾氣的教導孩子不准在餐廳亂跑;關心有許多時候會帶來爭執。
關心,需要花時間在彼此身上;關心,需要討論;關心,需要不斷的協商和溝通。然後,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下來,關心帶來了解,關心帶來溝通,關心帶來好習慣,關心帶來感恩,關心帶來家庭那結結實實的愛……
教導孩子具有良好的飲食習慣,讓孩子養成在餐廳裡尊重他人的用餐禮儀,需要大人不斷的引導,也需要孩子一次又一次的練習,無法速成!用平板電腦裡的遊戲、電影讓孩子不吵不鬧,是捷徑;但那其實不是教導,反而像把孩子的嘴塞住,把他們的注意力佔據。吃飯只是公式,不再是生活藝術,也不再是全家人談心的寶貴時段;每個人反倒像電子雞,只要被餵飽了,就不叫不鬧。全家一起吃晚飯,是生活中的重心,也是凝結美好記憶的泉源,電子雞似的吃法,銘心記憶從何來?
費心,是建立親密感情的機會
每個演講場合,我總會被詢問:「老師,我實在沒有時間慢慢唸書給孩子聽,我就用電子書唸書給孩子聽。他不只聽,還可以玩教育類遊戲,不會吵鬧,有效率極了!」我聽照顧幼兒的成人這麼興高采烈的說,心中其實是一陣嘆息,嘆息他們不知道自己失去了多少與孩子建立親密感情的機會……
更多good idea,請參考文章:《親子天下》【這不是真的「有家教」】
作者:李坤珊